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教育部发布14项举措,部署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行动

近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有关文件精神为出发点,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突出育人方式改革,加强统筹指导,强化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实验教学、培训研修等支撑,立足处理好统一规范管理与激发改革活力的关系,引导各地各校将育人蓝图转化为自觉的改革行动,引导校长、教师将育人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包括指导思想、行动目标、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四方面内容。第一部分指导思想,主要包括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遵循和方向指引;第二部分行动目标,针对当前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行动,2023年启动改革,至2027年形成配套性的常态长效实施工作机制,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形成新气象;第三部分重点任务,从课程方案落地规划、教学方式变革、科学素养提升、教学评价牵引、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五方面提出了14项举措,紧紧抓住制订课程实施规划、实施教学改革重难点攻坚、加强科学教育、数字化赋能教学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落到实处;第四部分组织实施,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宣传推广,为课程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教育部将加强工作指导、提供专业支撑,推动各地各校细化落实措施,及时总结并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典型经验、优秀成果,持续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以下是《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全文:《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部决定推进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机制创新,指导、发动各地和学校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行动目标  2023年启动,有组织地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至2027年,形成配套性的常态长效实施工作机制,培育一批深入实施新课程的典型区域和学校;总结发现一批教学方式改革成果显著、有效落实育人要求的教育教学案例;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教与学方式改革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形成新气象。  三、重点任务  (一)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切实加强国家课程方案向地方、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转化工作。坚持因地制宜“一地一计”、因校制宜“一校一策”,把国家统一制定的育人“蓝图”细化为地方和学校的育人“施工图”,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路线、措施,提出困难问题破解之策。坚持循证决策,健全监测反馈机制,持续优化改进课程实施规划。  1.制订课程实施的区域规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落实课程建设与管理主体责任,明确地方和学校职责。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分别对义务教育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实施和普通高中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实施进行整体规划,注重赋予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自主权。全面把握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展广泛深入专业的调查研究,强化严密论证,建立基于证据的决策机制,编制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和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2.制订课程实施的学校规划。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专业机构督促指导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立足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分析资源条件,因校制宜规划学校课程及其实施。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将课程理念、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构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注重持续优化。义务教育阶段确保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注重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统筹实施;普通高中保证开齐开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注重适应学生特长优势和发展需要,提供分层分类、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系列。  3.健全课程实施监测体系。开展国家、省两级课程实施监测,研制监测关键指标,重点监测课程实施状况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形成反馈改进机制,为有效推进课程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2023年5月前部署安排,至2027年持续推进。)  (二)教学方式变革行动          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通过实验区实验校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着力解决重难点问题,通过精品课遴选、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带动各地各校广泛参与,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4.实施教学改革重难点攻坚。教育部遴选一批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相应设立一批实验区、实验校,依托专业机构建立指导支持机制,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探索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和学校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模式。  5.扩大精品课遴选规模。以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为抓手,引导广大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规律,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鼓励指导每个教师积极参与各级精品课遴选。组织各级优课展示交流活动,开展教学说课评课,示范带动广大教师变革教与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克服单纯教师讲学生听、教知识学知识等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  6.实施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全面总结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经验成效和应用模式,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范围和项目。实施中西部教学支持计划,遴选一批适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促进成果“本土化”落地。  (2023年5月前部署安排,至2027年持续推进。)  (三)科学素养提升行动  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布局战略要求,针对讲得多做得少,学生对科学技术缺乏内在兴趣等问题,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7.加强科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地方开齐开足科学课程,通过多种方式补充配齐科学课教师。强化跨学科综合教学,遴选推广一批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教学优秀案例。加强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将学校实验课开设情况纳入教学视导和日常督导,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加强科学教育实践活动,遴选一批科技馆、博物馆、研学基地、高科技企业等,作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结合科学课程标准,设计相应的科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学习。  8.持续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科普教育专栏,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和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生命科学等科技前沿领域,建设一批优质线上科普教育资源;持续开展“科学公开课”活动,会同中科院、工程院和高校每年组织30—40位院士专家分主题、分学段录制科普教育公开课;推动中小学定期开展科技节、科技小发明、科普读书、寻找最崇拜的科学家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理想,积极开展科学创新实践活动。推动高校实验室、职业院校实训中心、博物馆、科技馆和高科技企业等向普通中小学开放。  9.加强教学装备配备和使用。根据课程标准,完善相关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研制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推动地方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支持探索建设学科功能教室、综合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等,鼓励对普通教室进行多功能技术改造,建设复合型综合实验教学环境。开展教学装备配备达标率、使用率监测,保障实验教学正常开展。遴选一批富有特色的高水平科学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中小学基地。  (2023年5月前部署安排,至2027年持续推进。)  (四)教学评价牵引行动  注重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作用,丰富创新评价手段,注重过程性评价,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提升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指导地方和学校建立健全校长、教学管理人员和教研员听课评课制度,明确教学评价要素和要求,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加强过程性与增值性评价,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与激励作用。指导各地各校用好教育部委托研制的基础性作业,引导教师提高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水平,鼓励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设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推动各地广泛开展优质作业设计展示交流,加强作业设计培训。  11.改进和完善学生评价。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中关于学生评价的相关要求,建设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自评系统,研究制订《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南》,指导各地各校对标研判、依标整改,引导广大教师注重过程性、实践性、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023年5月前部署安排,至2027年持续推进。)  (五)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行动  提升教师和教研员专业化水平,确保高质量落实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12.开展教师需求导向的课程实施能力培训。在各级教师培训中,开展教师评价能力、数字化素养、科学教育等方面专项培训,针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的实际需要组织专项培训,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持续向教师征集问题和优秀课例,采取“教师出题、专家答疑”“众人出题、能者答题”思路,滚动开发和遴选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培训课程,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培训,确保基层一线教师全覆盖。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加快形成新技术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2023年5月前部署安排,至2027年持续推进。)  13.强化教研专业引领。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准入标准,完善教研员遴选配备办法和退出机制,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研队伍。推进教研方式创新,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通在线教研栏目,定期组织开展全国性和区域性教研活动,为教师日常教研提供平台,增强教学案例展示和研讨交流。建设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建立区域教研联盟,加强协同教研。推动各地各校建立自下而上选择教研的机制,问需于校、问需于师,常态化有效开展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引导广大教师在参与教研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建立健全各级教研员培训交流机制,不断提升教研员服务课程教学改革的能力。鼓励探索建立学校正高级教师到教研机构轮换交流任职机制。  (2023年5月前部署安排,至2027年持续推进。)  14.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推动数字化在拓展教学时空、共享优质资源、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精准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广泛应用,促进教学更好地适应知识创新、素养形成发展等新要求,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助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丰富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常态化应用。全面总结“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经验,推出一批数字化应用的典型案例。  (2023年6月前部署安排,至2027年持续推进。)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把《行动方案》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细化落实措施,加强工作指导,扎实持续推进,不断将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二)加强条件保障  各地各校要在经费投入、人员配备、设备设施完善等条件方面保障到位,加强重点任务所需资源的统筹配置。要依托专业机构,联合教研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及培训、电教、装备等部门,协同配合组建专家团队,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专业支撑力量,做好课程实施指导工作。  (三)加强宣传推广  各地要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定期组织各类研讨交流、培训研修活动,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加大对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的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本文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转载 | 人民日报:培养更多基础研究后备人才

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5月5日)05版作者: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研究员 辛兵基础学科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作为我国自主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一项内容,2013年启动实施的“中学生英才计划”,通过选拔优秀中学生走进大学,在名师指导下感受科研魅力、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探索了一条大学和中学联合发现、培养基础学科创新后备人才的新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要求加强基础研究,这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青少年时期是发现兴趣、树立志向的关键阶段,选拔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中学生作为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符合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目前,“中学生英才计划”已累计培养7000多人,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注入源头活水。适应新形势、新需求,2023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范围进一步拓展,培养高校数量增至58所,计划培养1700余名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也应看到,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需求相比还有差距,需要补短板、锻长板,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体系。强化协同,完善持续、贯通式的培养体系。质量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完善的培养链条是人才成长的重要保障。破解人才全过程培养中的难点,探索加强“中学生英才计划”与大学阶段的“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的有效衔接,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学和大学的贯通式培养,更好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建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适度扩大范围,让更多有潜力的青少年脱颖而出。目前,人们对“中学生英才计划”的了解程度有限,需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扩大“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此外,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计划的实施规模,并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青少年的选才、育才工作,让更多优秀中学生获得更大成长空间。“好苗子”要成长,名师引领不可或缺。“中学生英才计划”采取高校科学家导师和中学老师“双导师制”,完善相关激励机制,能够吸引更多热心导师加入这项事业。比如,将相关工作与导师所在单位的考评相关联,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此外,应加强价值引领,通过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式,涵养青少年后备人才科技报国、科技为民的情怀。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围绕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持续探索、汇聚合力,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必将为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后备人才,增强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底气和能力。

教育部公布新增21种本科专业,编程学习成为趋势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新增了21种本科专业,包括未来机器人、数据科学、数字人文、孤独症儿童教育、家庭教育、乡村治理、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新增的交叉工程专业类,涵盖了多个专业,如未来机器人、数据科学、数字人文等,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其中,未来机器人专业是交叉工程类的首个本科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型人才,为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波助澜。在这个新的学科背景下,计算机编程技能已成为未来机器人专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编程教育:提高机器人的效率与人性化应用学习编程是学习未来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编程,可以让机器人拥有越来越多的智能和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例如,目前已经应用在生产、医疗等领域的机器人,都需要精准的编程指令才能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医疗服务的质量。而未来的智能家居、自主驾驶等领域,也需要更加优秀的编程技术支撑。因此,学习编程可以让未来的机器人更加高效、人性化,大大提升机器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编程教育: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编程学习对于培养科技人才是一项基础工作。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需要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支撑。学习编程可以有效地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计算思维、观察、问题解决等能力,在面对大量科技知识和新技术应用的时候,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编程教育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思考影响因素,判断优劣,提高创新能力,使其具备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从而培育更多的科技人才。因此,编程不仅具有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对于现代社会整个科技行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在中小学阶段进行编程教育,会让学生培养其创新思维的同时,也更能体会编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更好地理解编程的原理和应用。作为行业领先的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世纪海航致力于在数字化教育领域引领革新,注重满足数字化教育的核心需求,旨在培养科技创新的人才,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经六年,世纪海航自主研发了以“多场景数字化教育解决方案+多个智慧教育终端系统+核心能力中台+数据服务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整体教育解决方案,应用范围覆盖了科技教育数字服务、智慧校园日常管理、智慧教学综合服务、新高考解决方案等内容。旗下的TDOG编程项目从中小学生入手,培育了大量编程人才。在国家不断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背景下,世纪海航通过专业的技术和服务支持,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教育服务,助力学校全面开展信息科技教育,同时,世纪海航积极探索和不断改进技术和服务,帮助学校和教师实现数字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未来教学的需求。

转载|人大附中科技特长生招生 CSP-J一等奖或CSP-S二等奖可入围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于11日发布高中入学科技特长生招生计划,信息学奥赛获得CSP-J组一等奖,或者CSP-S组二等奖及以上,或者2023NOI春季测试二等奖及以上均可报名。人大附中2023年高中入学科技特长生招生简章一、招生计划  22人:城区18人(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郊区4人。二、招生范围  具有北京市普通高中升学资格的初三学生。  回户籍所在区报考的考生,其学籍和户籍须同属城区或者同属于郊区。  报考资格的认定按照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规定执行。  考生应认可我校特长生招生规程,自愿报名考试。三、报名条件:  1、(1)在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者金鹏科技论坛活动,获得区级一等奖及以上级别奖项;(2)在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参加FTC/FRC比赛,获得市级以上比赛的冠亚军或专项奖前两名;(3)在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获得VEX VRC(EDR)机器人竞赛市级及以上级别奖项;(4)信息学奥赛获得CSP-J组一等奖,或者CSP-S组二等奖及以上,或者2023NOI春季测试二等奖及以上;(5)综合科技能力优秀。  说明:以上条件满足一项即可。  2、对科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从事科技活动的创新精神与思维品质、科技态度方法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3、品学兼优,学习成绩优良,取得过科技竞赛成绩者优先。四、校级测试内容  1、科技素养考察:包括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和方法、科技创新潜质等方面进行考察。  2、专业项目测试:根据报名的特长类型,进行专项测试。五、招生流程:  1.报名  报名方式:通过人大附中官方网站在网上报名  报名网址:将于5月12日发布  报名时间:5月12日上午9:00-5月15日下午5:00  网上报名后还需要将以下报名材料的电子扫描件提交到邮箱rdfzkjtcs@163.com,邮件标题格式:科技-学生姓名-中考报名号-专业项目,例如:“科技-张三-08111111111-信息学”。  (1)户口本(首页与考生本人页)和身份证  (2)科技活动与竞赛成绩证明材料  (3)报名考生所在初中校的学生证或学生卡  (4)考生本人一寸免冠证件照电子版  注意:所有提交的材料必须足够清晰,附件总大小不超过10MB;报名提交的材料和填写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如果有虚假或错误信息,则取消报名和录取资格。  2.资格审查  我校将根据考生提交的资料和招生计划进行报名资格审查。我校将在5月17日下午5点前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家长,如未接到通知,则表示未通过我校特长生报名资格审查。  3.校级专业测试  对通过我校报名资格审查的考生进行校级专业测试。  测试时间:5月20日上午  测试地点:人大附中校内  校级专业测试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4.区级统测  通过校级专业测试的考生需参加海淀区统一测试。通过区级统测的考生获得特长生资格;未通过区统测的考生将不能参加后续招生流程  区统测时间:5月27日  区统测地点: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远大路校区  区级统一测试具体事宜另行通知。六、录取办法  1、获得特长生资格的考生,按相关项目的招生名额,根据专业测试成绩、中考成绩及考生志愿情况择优录取。  2、获得特长生资格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将报考学校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方可以特长生身份被学校录取。  七、咨询与监督投诉电话  招生咨询电话:62512094、62516021、62516632、62516662  招生监督与投诉电话:62513463、62516367  电话接听时间:工作日8:30-12:00、13:30-17:00八、注意事项  学校内不允许机动车进入,且周边没有停车位,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地铁10号线、4号线海淀黄庄站西南出口往南100米即到)。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2023年5月本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官网

恭喜同安区人工智能教育登上中国教育电视台

近日,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频道的《全国教育新闻》栏目报道了厦门市同安区在推广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与相应成效,得到了广泛关注与认可。同安区教育局为了普及人工智能教育,设立了中小学人工智能与编程校本课程试点校项目,并推广至全区各学校逐层深入。CETV1采访了试点校之一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的人工智能与编程校本课程授课现场。该校引进了人工智能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同安区教育局设立了中小学信息学英才培养计划,支持在信息学领域具备学习潜力和兴趣的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并为他们提供专项培训,支持参加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顶尖赛事。目前,已有同学在专业赛事上获得优异的成绩。这一计划的实施挖掘了在信息学方面具备天赋和特长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为同安区信息学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同安区不仅注重培养学生,也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为了支持全面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同安区教育局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工智能教师队伍。通过专业的师资培训,让教师逐渐掌握人工智能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鼓励教师参与研究人工智能教育。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也为同安区的人工智能教育贡献了力量。在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安区的人工智能教育方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也为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世纪海航科技集团作为同安区教育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将继续加强与教育局和学校的合作,在科技教育领域共同探索、发挥技术专业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科技教育助力培养人才,共创智慧教育美好未来。

转载 | 孙尧副部长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调研和指导工作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成立于2005年,是经教育部、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会。该学会的宗旨是推动和组织教育发展战略性和决策性问题的研究与交流,为国家教育发展和重大教育决策服务,并为地方、行业和学校的教育发展提供支持。教育部副部长孙尧一行前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进行调研和指导工作,这次访问对于该学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官方对访问情况进行了报道,以下是访问的具体情况:5月6日,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同志到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同学会领导举行了座谈。孙尧同志听取了学会发展情况的汇报及对教育发展战略的意见建议,肯定了学会致力于打造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的努力,同时表达了对学会深化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期待。孙尧同志提出,期望学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高度出发,发挥学会专家汇聚、相对客观的研究优势,强化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系统梳理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连续的战略研究,提出有效、可操作的解决方案。韩进会长对孙尧同志到访学会指导工作表示感谢,他表示学会将在教育部指导下,以理事会换届为新的契机,进一步提升教育战略研究视野,积极回应教育发展重大战略关切,推动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战略研究,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本文来源: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世纪海航科技集团作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下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积极参与、推动科技教育领域的各项工作,承担了中小学编程教学设计、公益编程等多项课题研究,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信任。作为一家有责任感的企业,世纪海航将秉承学会教育理念,一如既往地投入到科技教育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